国务院19条稳就业政策全解析:90%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缓缴社保重磅来袭
为应对当前就业形势,进一步加大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7月1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推出了涵盖19项具体措施的一揽子综合性政策方案。该通知是对此前稳就业政策的重大升级和扩展,信号明确,力度空前,旨在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构建一个更加稳固和有活力的就业市场。

这份纲领性文件展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精密布局,它不再是单一的资金补贴,而是通过财政、金融、社保、培训等多种工具的协同运作,形成政策组合拳。
目录
一、核心财政与社保支持措施:力度空前的“组合拳”
通知中的核心亮点在于对现有补贴政策的“加码”和创新,直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激励企业吸纳新就业。
●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大幅提升:
这是本次政策升级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通知规定,对于上年末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在1年以上的地区,稳岗返还比例将得到显著提高:
○ 中小微企业: 返还比例上限从60%提升至90%。
○ 大型企业: 返还比例上限从30%提升至50%。 这一调整极大地增加了对企业的现金流支持,特别是对占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几乎相当于返还了上年度缴纳的全部失业保险费,是稳定现有岗位的“强心剂” 。
● 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
对于生产经营确实存在困难的企业,政策允许其按规定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并在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这为困难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喘息空间,帮助其渡过难关。
● “一次性扩岗补助”精准发力青年就业:
为重点解决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政策推出了“一次性扩岗补助”。
○ 补助对象: 吸纳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并签订订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三项社保(养老、失业、工伤)满3个月的企业和社会组织。
○ 补助标准: 每吸纳一人,给予最高不超过1500元的补助。 这项政策目标明确,通过直接补贴新增青年岗位,引导企业将招聘重点向青年群体倾斜。
二、供需两端协同: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模式
《通知》的深层逻辑在于,它不仅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刺激就业需求,还通过强化培训和优化服务来提升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匹配度。
● 需求侧激励:
上述的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社保缓缴等措施,均是作用于需求侧,即降低企业保留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成本。
● 供给侧优化:
与此同时,《通知》强调要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培训力度,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并鼓励技工院校招收失业人员。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显示出决策层对就业问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对于企业HR而言,这意味着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项补贴。一个全面的、具有战略性的HR规划应当是将这些政策整合运用的过程:利用高额的稳岗返还稳定核心团队,借助一次性扩岗补助以更低的净成本引入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再通过政府补贴的技能提升培训项目,对现有员工和新员工进行系统性赋能,从而形成一个由国家政策支持的、可持续的人才管理与发展闭环。
三、强化服务与监测: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保障19条措施能够真正惠及市场主体,《通知》还部署了一系列配套服务和监管机制。包括为重点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开展“小而美”、“专而精”的定向招聘活动,以及强化就业形势监测和风险预警等。这表明政府不仅出台政策,更关注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最终效果,致力于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总体而言,这份19条措施的通知是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国家稳就业、保民生决心的集中体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组织专题学习,逐条对照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申请与执行方案,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实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