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确“不缴社保”协议无效,对HR工资计算意味着什么?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承诺不缴社保的,该约定无效。”
劳动者因此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三项解除合同并依法获得经济补偿。此司法解释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举意味着企业无法通过“社保补贴”等渠道规避法定义务,否则不仅需补缴,还将承担经济赔偿风险。
目录
一、用工合规压力下,HR工资计算的五大挑战
- 薪资结构复杂性上升
补缴社保后,HR需重新考虑“实发工资”与“税前税后工资”的构成,易出错。 - 工资模板需实时更新
HR应在工资条/工资单模板中,明确社保扣费项目,确保数据准确。 - 补缴流程复杂,报告留痕重要
补缴后的工资报表需保留“补缴记录 + 扣除项目”信息,便于审计和合规追踪。 - 多角色协作频繁
财务、薪资核算、HR 之间沟通加剧,分工与权限清晰度要提升。 - 员工沟通难度提升
因补缴导致实发工资变动,应提前以透明沟通机制减少误解。
二、工资哥帮HR化解合规风险,提升算薪效率
- 模板自定义能力
工资哥平台支持自定义社保、个税、补贴项,在模板中精确配置扣缴规则。 - 自动计算与补缴追踪
平台依据导入数据自动核算实发工资,并可在报表中标出“补缴项目”。 - 报表导出助合规审计
自动生成含补缴细节的工资报表,有助于后续审计与HR流程监管。

三、HR实战建议清单:合规与算薪同步推进
场景/问题 | 对策建议 |
---|---|
有“补贴代替社保”压力 | 停止此类做法,优先合法补缴社保 |
工资模板不含社保项 | 更新模板,加入“五险”扣缴结构 |
补缴后工资报表不透明 | 使用系统软件记录“补缴 + 工资结构” |
合规流程混乱 | 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闭环流程(HR→财务→员工) |
员工担心到手少 | 提前通知、做好社保“权益值”说明 |
四、结语:合规是底线,自动化是趋势
最高法此次解释无疑为劳动保障“划定红线”,HR部门务必迅速调整操作方式,加强工资计算合规性。而依托自动化、模板化管理工具(如工资哥)不仅能让HR合规更简单,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