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稳就业新政落地:“无感智办”如何让企业申领补贴快人一步?

作为对国务院稳就业“19条”措施的迅速响应和地方化实践,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该通知不仅全面承接了国家政策框架,更以其高度数字化、主动化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如何高效获取政策支持提供了范本。

浙江稳就业新政落地

政策核心内容:标准明确,量化清晰

浙江省的政策在国家指导性框架下,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执行标准:

●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 申请条件: 政策给出了清晰的量化指标:企业在2024年度的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或对于3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裁员率不高于20%即可申请。这种明确的“及格线”让企业能够准确判断自身资格。

○ 返还比例: 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大型企业按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

● 一次性扩岗补助:

○ 补助标准与对象: 浙江采用了国家1500元/人的最高标准,并明确将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的“社会组织”也纳入补贴范围,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

技能提升补贴:

○ 补贴条件与频次: 政策延续了对参保职工和失业人员的技能提升补贴,并对补贴频次做出了细化规定: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若取得的是紧缺职业(工种)证书,可增加2次,累计不超过3次。这激励了劳动者向市场急需的领域转型。

最大亮点:“无感智办”带来的行政效能革命

浙江方案最引人注目的创新,在于其“无感智办”的经办服务模式。这不仅仅是线上办理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政府服务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 从“企业申请”到“政府推送”: 传统模式下,企业需要自行研读政策、准备材料、提交申请、等待审批,流程繁琐且耗时。而“无感智办”模式下,政府部门通过后台数据比对,主动筛选出符合稳岗返还、扩岗补助条件的企业,然后向企业推送信息,企业只需在线确认即可收到补贴资金。

● 降低企业行政成本: 这种“免申即享”或“一键确认”的服务,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行政负担和时间成本。对于缺乏专门政策研究团队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这确保了它们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流程不熟悉而错失政策红利。

● 提升政策兑现效率: 主动推送的模式大大缩短了从政策发布到资金到账的周期,使政策的“及时雨”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了更及时的支持。

对跨区域企业的战略启示

浙江的实践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地方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正成为影响营商环境的关键变量。对于在全国多地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获取同类国家补贴在不同省份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效率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在浙江,企业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获得支持,这无疑增加了该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因此,企业在评估不同地区的运营成本和效益时,除了传统的税收、土地等因素,还应将地方政府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政策执行效率作为一个新的考量维度。

原文链接: https://rlsbt.zj.gov.cn/art/2025/6/18/art_1229506668_2557004.html